源于强烈的“镜子”意识,北宋的史学书籍刊刻,从建国之初就得到了上层的高度重视。/小_税!宅` /冕,费.岳-读-《宋朝事实类苑》(卷31)载:“淳化五年七月,诏选官分校史记、前汉、后汉书,既毕,遣内侍赍本就杭州镂板。咸平中,真宗谓宰相曰:‘太宗崇尚文史,而三史版本如闻当时校勘官未能精详,尚有谬误,当再加刊正。’乃命直使馆陈尧佐等覆校史记,景德元年校毕,并录差误文字五卷同进。……又命直秘阁刁衎等覆校前后汉书,凡修改三百四十九签正卷。”
同书(卷31)又载,天圣二年六月,诏校勘南北史、隋书,以直史馆张观,集贤校理王质、晁宗悫、李淑,秘阁校理陈诂,馆阁校勘彭乘,国子监直讲公孙觉校正。命知制诰宋绶、龙图待制刘晔提举。
嘉祐四年,仁宗谓辅臣曰:“宋、齐、梁、陈、后魏、后周、北齐书,世罕有善本,未行之学官,可委编校官精加校勘。”八月,命编校书籍孟恂、丁宝臣、郑穆、赵彦若、钱藻、孙觉、曾巩校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七史。恂等言:“梁陈等书缺,独馆阁所藏,恐不足以定著,愿诏京师及州县藏书之家,使悉上之。.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仁宗皇帝为下其事,至七年冬,稍稍始集,然后校正讹谬,遂为完书,模本行之(《宋朝事实类苑》卷31)。
其他编撰事实又有薛居正、欧阳修、司马光等人修撰的新、旧《五代史》、《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中的大部分最终都在北宋得以刊刻印行。北宋史部书籍的刊刻情状大略如下:
北宋史部刊本表
续 表
附注:
《汉书》以北宋景德中(1004—1007)雕本为第一。当时,仅位登中书省、枢密院两府的要员大臣方能得到御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