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这份技术参数确实相当相当诱人,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实际观察一下。”在擦了一下差点流出来的口水之后,这次来访的主要带头人欧文·约翰逊开口说。
“这是当然,试飞任务将在二十分钟后开始,请各位移步飞行塔台,我们在那里设置了全景式观察平台,我们将在那里观看这次试飞。”李听寒点了点头,伸了伸手,示意众人和她前往塔台。
登上塔台后,李听寒对塔台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随着工作人员按下一个按键,一道隔板落下,随后塔台的天花板,地板以及四周的隔板同时一亮。
这就是李听寒提到的全景式观察平台,是基于战斗机的全景式座舱改造来的。在试飞空域内,有着大量具备自规避能力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搭载了高精度光学观测设备,通过数据链和塔台直连后,将信息投送到后面的观察平台。
并且,这个观察平台的收音效果也是极强的,就算离跑道有几百米远,也能听到清晰但并不刺耳的发动机咆哮声。
为了这次试飞,李听寒可是准备的相当充分。她知道这次来的人里有很多飞行员出身的军官,而这些人对机动性的要求,甚至超越了常规的战术需求。为此,李听寒大幅提升了这次试飞展示中,机动性展示的环节,还特意设置了这个全景式观察平台。
李听寒做这么多准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前批次生产的权限。
在联邦,一架战斗机想要服役,在结束研发阶段,首飞成功之后,要进行最少八次的正式试飞验证展示,也就是像今天这样的,有官方专业评估人员的试飞。
之后,联邦国防军装备部会根据评估情况,来决定这型战斗机是否有资格进入现役。但是如果在五次以前的试飞工作中,试飞的战斗机展示出了足够惊艳的性能。那么国防军会先进行一次小批量的采购,以提前批次的名义进行生产,并运去进行实战验证。
虽然提前批次的数量一般只有两个中队十六架战斗机,并且在联邦国防军的装备序列里,提前批次并不认为是现役战斗机。但是,ace在选择自己的定制机时,选择列表并非是现役战斗机,而是在联邦采购列表内的战斗机。
只要进入提前批次,那么xta-19就在采购列表里了。
李听寒和廖勇相识就是源自于咎瓦尤斯,当时每次驾驶咎瓦尤斯起飞之前,廖勇的表情都很兴奋。李听寒对此印象很深,只是在选择定制机的时候,咎瓦尤斯虽然已经经过了一些实战,但是那是走了紧急条例,并没有列入采购列表。因此,李听寒只能基于xta-11这个平台,设计制造出了独行隼和女王隼这两架二代机的【末代机皇】。
廖勇是自己以结婚为目的交往的男友,娜塔莉亚是自己共侍一夫的好姐妹。尽管独行隼和女王隼的性能已经够强,甚至已经摸到了二代机的天花板。但是在李听寒眼里,自己有三代机项目,那么这两机就不是自己能提供给他们的最好设备。
这是很不符合李听寒性格的,所以,再次离开北方星域之后,李听寒就开足了马力,全力推进着圣剑项目,为的就是能在下一次大规模战役开始之前,给廖勇和娜塔莉亚送上全新的,基于xta-19平台设计制造的定制机。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在观察平台上的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哦!这滑跑距离,比闪电隼和流星都要短不少嘛!”一名空军上校眼睛一亮。
这位上校是在空战中受伤,无法继续飞行后调任装备部门的,作为实战飞行员出身,他非常看重战斗机的起降性能。
“这是前掠翼的特性,阁下。”李听寒微微一笑,“前掠翼布局在低速下的升力显着要比后掠翼布局高,滑跑距离更短是很正常的。”
“这爬升率也很不错,除了前掠翼布局之外,你们的发动机技术,也确实比其他公司更先进一些,这很不错啊。”另一名官员也点了点头。
“前掠翼布局允许战斗机拥有更大的可用迎角,以这架战斗机为例,他的可用迎角就达到了42度,比起超级闪电隼的28度左右提高了很多,再加上trr-177e\/a的强悍推力,这才有了这么好的爬升率。”李听寒保持着微笑,给各位空军的官员进行着讲解。
“比起这些,我还是更看重机动性一点,这次试飞任务的设置高度是多少?”
“我们是按照实战的常规高度设置的,也就是米。”李听寒回答。
提问的官员点了点头,眯起双眼,等待着机动展示。
一万五千米的高度在断钢圣剑二号机面前,甚至称不上是一个挑战,在试飞员的操控下,它只花了不到35秒就爬到位了。在摄影无人机的帮助下,二号机的机影很快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现在开始机动能力展示。”李听寒低头看了一眼演示科目,点了点头,给塔台发了个信号。
在得到塔台允许后,二号机突然将机翼大幅度展开至68度,同时拉出了95度的夸张攻角。
哪怕是对前掠翼战斗机而言,超过90度的攻角也是绝对意义上的失速攻角了。但是在断钢圣剑这里,靠着大推力的矢量发动机,射频飞控以及全动鸭翼和尾翼的帮助,这架战斗机居然在空中愣生生地停住了至少三秒钟。
“各气动舵面工作正常。”
“矢量喷嘴工作正常。”
“全动鸭翼,全动尾翼工作正常。”
塔台的各个数据监控依次报告了战斗机的情况,由此可见,即使是在这种超大攻角并且失速之后,靠着多涡系耦合以及射频飞控的极低延迟,战斗机依旧可以保持完整的可操作性。
“好,改出。”塔台在确认了各方向控制均正常后,下达了改出命令。
“收到。”飞行员点了点头,一压操纵杆,二号机的攻角骤然降低。整个过程就好像有一只手握着战斗机一样,显得异常的轻松。
随后进行的是科目二,即高速大攻角机动。随着试飞员开启爆发推力模式和加力,二号机的前掠翼立刻开始向后掠翼转变。在射频飞控的控制下,通过各启气动舵面的配合,再结合机身上大量的小型气动可动组件的帮助,战斗机成功控制住了气动中心的过度后移。
在转变为后掠角32度的后掠翼之后,在不到十秒的时间内,二号机就飞到了2马赫。随后,试飞员拉起机头,全动尾翼的逆向导流板打开,机载计算机也适时使用了超音速升力补偿算法。随后,战斗机的攻角在速度并未明显降低的前提下继续增大。很快,一个半径不到四十米的弗罗洛夫叶轮出现在参观人员的面前,紧跟着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这可真是令人惊讶的机动性!弗罗洛夫叶轮可是典型的过失速机动,速度甚至不能超过0.5马赫,他居然能在这个速度下飞出来这么多个弗罗洛夫叶轮?”之前那位有过实战经验的军官惊讶地开口说。
“这还只是这架战斗机的部分机动展示。”李听寒微微一笑。
紧接着,在试飞员手里,二号机仿佛成为一杆画笔,在天空中勾勒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赫布斯特机动,科沃丘钟摆,绕速度矢量滚转等各种过失速机动都在高速下得以顺利完成。
最后,二号机猛地减速到1.6马赫,随后突然将主翼以不对称的姿态快速前伸,配合鸭翼和尾翼的气动控制后,形成了不规则变化的升力力矩。在其帮助下,二号机在空中快速划出了大量不规则的蛇形机动轨迹。
“天啊,这个机动几乎可以把f-pole扫进垃圾堆里了,目前为止所有导弹的导引头,理论上都不能追踪如此不规则变化的飞行轨迹!”另一名空军高层对此也很是满意。
至于打靶测试就显得相当无聊,目前为止所有的靶机,均不可能从量子雷达和常规雷达的综合锁定中逃逸,而tls和反辐射中距弹的效果也从未令人失望过。
随着观察平台转暗,隔离板收起,这次历时45分钟的试飞展示也走向尾声。在得到超音速通场的许可后,二号机轰鸣着掠过塔台。
在战斗机的轰鸣声中,李听寒对欧文提出了那个问题。
“阁下认为,今天的试飞展示,是否可以让我公司的产品,进入下一季度的国防军提前采购名单呢?”
“对于圣剑项目的表现,我们都很满意,但是很遗憾,格拉克斯的三代机项目也首飞了,因此,根据规定,我不能现在就批准贵公司的产品进入提前批次采购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