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带来的九眼天珠就放在条几上的绒垫上,像一个微型版的安塞腰鼓,上面除了有“卐”字形花纹,还有九个像人眼睛的圆圈。据说,九个圆点图腾,象征自然界九大行星运转。
孙雨莺拿了放大镜,在仔细端详的时候,中年人也在紧张地注视着孙雨莺。
孙雨莺好像很难下决心表态,我悄悄说:“孙老师,是否还要请姐姐来看看吗?”
孙雨莺说:“不用了,这个世界上,九眼天珠世界上只有两颗是真的,一颗佩戴在大昭寺的释伽牟尼佛像上,另一颗不知下落。真品的三个特征不透光、风化纹和朱砂点都符合。”
透明度是指透光的能力,同样是玛瑙,由于制作过程不同,仿冒天珠在光线照射下会透光,中间穿孔部分易明显可见,而真品天珠不会透光。
风化纹是说年代久远的天珠表面,多少会产生风化纹,许多仿品为了制作此效果,往往采用轮转或撞击的方式在表面形成风化纹,然而天然形成的纹路竟与人工产生的不同,在显微镜下可轻易辨识。
所谓朱砂点是一种红色的斑点,从里到外自然生长在天珠的珠体上,但并不是每一颗天珠上都有朱砂点,也不表示有朱砂点的天珠就是好货。它仅是供判断新旧天珠的标志之一,就像旧玉中沁色中的“尸斑”这种红色斑点可能是天珠与人体的磁场融合所生长出来的。因玉石本身就有渗透性,也可能挠伤出血后,使之吸渗到天珠体里,逐渐形成“血斑”
中年人眼睛开始放光,问:“孙大师,刚才你说的九眼天珠世界上只有两颗是真的,一颗佩戴释伽牟尼佛像上,那一颗不知下落,是否就是我这一颗?”
孙雨莺没有立即回答,鉴定这样顶级的宝物,除了透光、风化纹和朱砂点这三个特征还远远不够,起码要看质地。这是从矿物学的角度来观察;其次看色泽,天珠一般呈黑白色、深棕色及象牙色、淡棕色及乳白色四种相间的纹路,三看光泽。天珠表面由于年代久远自然风化而形成较不平滑反射光有紊乱的现象,用肉眼观察表面似涂上一层油脂,这种光泽称为油脂光泽。有些油脂光泽特别亮,则可称为蜡状光泽。有些天珠经过火烘,表面呈现灰白色,对光产生某种陷阱而暗淡无光。四看完整性,一般天珠年代久远,因此天珠两端呈现斜面自然的磨损,仿制天珠一般都完好无缺,其倾斜面都有“作残”痕迹,要特别留心。
我也在仔细端详这颗九眼天珠,此天珠聚眼看似圆形,细看实际上是暗三角,每一面均匀分布三眼在近四厘米长的珠身上,珠砂饱满,经年曾采刮的痕迹对天珠的完整丝毫无损,反到是见证岁月的烙印,加上肉眼看上去表层象涂了一层油脂的光泽,绝对是一颗可遇不可求,品相极佳的大九眼天珠,是不可多得的古老天珠,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是人工无法仿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