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楼门前道路还算宽阔,但架不住马车云集,延绵一里许蔚然壮观,他想不到五日没来,这里生意兴隆更上一层楼了。
樊楼两个迎宾小厮很是眼尖,一看到快步而来的方闲,脸上顿时挂满的笑容,无异于掌柜给他们双倍工钱那般的欢喜。
一个已经迎了上来,亲自开路,贵宾到了当然不用排队,自古皆然。贵宾的身份地位非凡,那些继续等在马车中的人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而另一个脚程很快的跑进大堂通知郝掌柜,让他火速前来迎接方衙内。
能让东京城排名第一大酒楼的掌柜,亲自来迎接的,在整个京城都不多。
而方衙内当然是郝掌柜特意交代过小厮们的:
“这方衙内,不仅仅是个财神爷,还是个御笔太岁!”
说方闲是财神爷,前有梦茅,后有《西厢记》,当然要极力巴结讨好;说方闲是御笔太岁,自然是惹不起,更躲不起!
“方同侪,大驾,有失远迎…”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方闲故意停顿,没有独自前行,而是静待郝掌柜匆匆赶来。
生意人自然是和气生财,但樊楼底气足,郝掌柜更是一等一看碟下菜的主。
不管门外排了多少辆马车,里面坐的是什么人,他不闻不问,只管加快速度朝目标小跑。
而远远的一声‘方同侪’,更是立马将他和方闲两人的关系拉得很亲近很亲近。
“咱这不好停车呀?”方闲看着几近瘫痪的外围交通,不禁发出了现代人‘停车难’的感叹。
更好像是说自己此刻没有坐马车前来,就是大大不满意樊楼周边的破交通?
“这,这……”拖着肥胖身躯赶来,累得气喘吁吁的郝掌柜竟然一时语塞?
‘不一直都这样?最近更甚了而已?’
但他不敢这样回,直接能感受到方衙内言语间的不满,只能讨好似敷衍回道:
“会加大送客马车的数量。”
为什么说敷衍呢?是因为实际上樊楼顾客,主要两大类:本地客和外来客。
主力是本地客,不是富商,就是达官贵人,他们怎么会步行而来?所以他们需要更大的场地来停马车。
外来客,要么雇车前来,雇车离去,樊楼都会支付车资;要么搭友人顺风车;要么步行……
试问郝掌柜回答‘加大送客马车的数量’,送谁?
只能是送鬼!
还只能是送酒鬼!
没车的酒鬼根本少之又少!
“应该要加大公共交通,鼓励自行交通……”方闲喃喃自语了起来。
他和郝掌柜近乎于鸡同鸭讲。
“几日不见,樊楼当刮目相看啊!”
“托福、托福!一切都有赖于方同侪的襄助之功!”
……
“请问方同侪,梦茅何时能到货?”
“快了,快了……”
“敢问方同侪,《西厢记》后续全本何时提供?”
“陆续有的,三天内……”
《西厢记》评书的突然爆火,郝掌柜虽然有心理准备,却还是超过了他的预期。如今店内新增顾客中,很多不是奔着‘梦茅’,就是因《西厢记》频频上门。
自从宋辽比试第一天晚上,方闲与郝掌柜谈妥,将专阁雅间书画挂饰等送方府,自己会安排重新装饰并赠送一本杂剧。
思前想后,只觉得《西厢记》合适,观念有突破,总体仍在封建礼法框架内。
崔莺莺既向往爱情,又怕违反封建礼教的矛盾心态,被表现得惟妙惟肖。
这女人可以撩,撩得她们情窦初开,却还没到春心荡漾时,最是适宜。
于是后面的五天时间里,安排小厮陆续交付了四本十六折,最后一本五折也是计划三天内搞定,也算是了了一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