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北宋官家书籍刊刻对医书也尤为重视。′w^a~n!g`l′i\s.o′n¢g\.+c·o^m·叶德辉说:“宋时官刻书有国子监本。历朝刻经、史、子部见于诸家书目者,不可悉举。而医书尤其所重。”(88)因为医者关系国民身体素质,直接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相关。因为假若国民没有好的身体,有病不能得到很好的医治,其最终损害的还是国家政权的稳固。出于此目的,北宋政府自建国以来就下大力气雕印颁布推行了许多医书药典。据《长编》记载,开宝六年夏四月宋太祖就为知制诰王祜等所上的二十卷《重定神农本草》制序,并诏令摹印以颁天下(《长编》卷14)。太宗朝对医书的重视程度还不仅如此。太平兴国六年冬十月,太宗皇帝曾命驾部员外郎、知制诰贾黄中与诸医工杂取历代医方,同加研校,每一科毕,即以进御,仍令中黄门一人专掌其事(《长编》卷22)。紧接着就在当年十二月,太宗皇帝又颁诏书曰:“诸州士庶,家有藏医书者,许送官。愿诣阙者,令乘传,县次续食。第其卷数,优赐钱帛,及二百卷已上者与出身,已仕官者增其秩。”没过多久,就有徐州民张成象就因献医书,得以补官为翰林医学(《长编》卷22)。·墈`书\屋. !无.错`内?容,至于其他医书刊刻可参见《北宋官方编撰刊刻书籍略表》(建隆初至元丰三年)所列的相关内容。
北宋时期,就在官方刻印书籍的同时,实际上民间的刻书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官私两方面的书籍印刷,共同构建了北宋书籍刊刻的繁荣。本人根据邵懿辰、邵章《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简称《标注》)、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宋人总集叙录》、王岚《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等书籍著作制作了一份《北宋刊刻书目表略》。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细心分辨出北宋官私刻书的某些特点。
北宋刊刻书目表略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附注:
①胡克顺《进徐铉文集表》及宋真宗《批答》,见四部丛刊本《徐公文集》卷首。该大中祥符九年(1016)胡克顺于陈彭年处得徐铉文集全稿而刊刻之。晏殊有跋称胡氏“早游骑省之门,深蒙乡里之眷,宝兹遗集,积有岁时,镂板流行,庶传永久”。天禧元年十一月,是集刻印成。/萝·拉+暁/说! _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