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占领长安后发布的《授三秦豪杰等官教》檄文中这样写道:“义旗济河,关中响应,辕门辐辏,赴者如归。+2¨3·d·a¨w¨e_n.x~u.e~.!c-o`m\五陵豪杰,三辅冠盖,公卿将相之绪馀,侠少良家之子弟,从吾投刺,咸畏后时,扼腕连镳,争求立效。”也就是说,关中豪强的数量、质量都高于帝国版图的其他地区。帝国统治阶层为了各自的利益,蜂拥而起。
这就像一块巨型利益蛋糕,每个人都想趁乱瓜分,下手晚了,恐怕连个渣儿都吃不到。
隋朝是中国经历长期分裂之后才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它的情况有些类似秦朝。从表面上看,帝国强盛至极。可是透过历史的肌肤表层,我们会发现大一统的表面下却涌动着各种割据势力的暗流,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就像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
杨广的统治基础很不稳固,隋政权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隋朝于极盛之际就开始迅速走向败亡。杨广登基后,为了规避关中集团损害帝国官家集团的权力,围绕封爵勋官制度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旨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暁*说_C,M-S. *已_发!布,罪^薪+蟑^結`杨广意图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杨广是一个急性子,还没有等方案修订成熟,改革就已经破门而出。
既然要改革,就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关中本位政策,是史学家陈寅恪提出的一个概念。西魏王朝的建立者宇文泰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做出政治调整,将自己建立的西魏与鲜卑化的东魏和继承汉、魏、晋的梁朝区别开来,以鲜卑旧部落为基础,建立了贵族性质的府兵制。同时将府兵将领的郡望与姓氏做了修改,使他们与关中地区的豪门大姓相结合,使之在地方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以府兵制为基础,建立起一个足以与东魏、梁朝相抗衡的强有力的关陇集团。宇文泰更改府兵将士的郡望与姓氏,是要使他所带来的山东人与关内人混而为一,使汉人与鲜卑人混而为一,组成一支籍隶关中,职业为军人,组织为部落式的强大军队,与东魏、梁朝争夺天下霸权。`如.蚊?蛧_ _追~嶵,新!彰!节\如此一来,就在关中地区形成一个强大的地方利益集团——关陇集团,这是一个具有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
如果只是修改郡望与姓氏,并不足以使关中集团巩固并持续下去。那些府兵将领都有赐田与乡兵,他们既是府兵将领,又是关中豪族。将领与关陇豪族混而为一,使这个集团在关中地区深深扎根。
宇文泰利用关中本位政策,将关陇胡汉民族中的精英人物都笼络到自己的权力集团中,以创霸业;隋文帝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其皇室及佐命功臣大都是西魏以来关陇集团中的人物,所谓的“八大柱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历史事实证明,那些居住在帝国边界,经常遭到武装攻击和受到生命威胁的民众,要比那些住在内陆安全地区的民众,更具备开疆拓土的勇气和能力。秦汉以来,关中地区一直是华夷混杂之地,从人才角度来说,这些地方更利于产生良将。经历魏晋北朝的长期整合,这个地区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新兴锐气,经过隋朝的发展,这个地区的人才结构更趋向合理。
王朝虽然频繁更迭,这一地区的社会局面却初告安谧。这对于精英人物的成长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是隋文帝灭陈之后,中华帝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局面。太行山东和长江中下游齐陈故地的人物陆续西来,卜地定居,为后来唐初人物的风生水起奠立了基础。这样,这里不仅有攻城略地的良将,更具备了运筹帷幄的谋士,可以说是帝国人才的选拔基地。更何况,这里还是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
杨广想要打破关中本位政策,可是选择的时机过于超前。整个帝国已经走到火烧油烹的境地,如果这时动摇“关中本位”这一国本,无异于打破帝国权力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杨玄感这边一摇旗,马上就有豪门子弟跟着响应。
再看江淮到岭南一带的南方地区,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南朝的统治地区,有众多支持南朝的豪强地主,隋朝建立之后,它们大都成为隋朝的异己力量。所以,后来在南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反抗隋朝的叛乱。隋文帝虽然平定了这次大暴动,但采取的是镇压和妥协结合的方式。很多叛乱头领后来成了州郡的刺史、县令,所以这股强大的势力并没有被根除,一旦天下有变,这些潜在的力量会立即起兵反隋。
还有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山东一带,地主起兵的数量也很多。中原地区的政治形态向来复杂。隋炀帝征讨高丽,所征用的马匹和耗费的钱物,大部分出自中原地区。史料记载,中原富人因此破家者十之有九。
由此,统治阶级内部的三股势力成为三把火。其中以李渊、杨玄感为代表的隋朝高官显贵,以萧铣、沈法兴为代表的南朝残余势力,以梁师都、刘武周为代表的地方大族豪强群起反隋,锋镝鼎沸。按照史家所言,割据叛乱为“土崩”,农民起义为“瓦解”。这时候,杨广的政权不仅失去了天下民心,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主阶级的支持。
李渊经常会盯着挂在墙上的帝国军事地图,陷入长久的沉思。一个王朝的大厦,要积累多少辛苦才能完成,一个即将崩溃的大厦,却不知道哪一阵风就会将它掀翻。他无法理解,杨广怎会如此挥霍先人留下的这份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