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节 黄河及河源发见
黄河自王莽始建国三年(一一)决魏郡东去,经过永平十二年(六九)王景修筑,约历八百八十年,未发生改道巨变。*a\i′t^i~n/g+x^i^a`o^s·h¢u~o^.^c\o!m*最近谭其骧不同此说,俟别讨论。直至昭宗景福二年(八九三),始自厌次县(今惠民南七十里)界决而东北流,径渤海县(今滨县东)西北六十里,又东北至无棣县(今同名,东南六十里,再东北经马谷小山而东向入海,《寰宇记》)河口大约在今马颊河入海的附近,然犹是下游转徙,与整个河道无大关系。
吴其昌曾致慨绘图者不审各时期黄河实际的经流,漫以近世为据,自然道中史地家之通病。景福前荥泽以东之黄河水道,《元和志》尚记载完备,下表即据志所编成,大致依经途之先后为次序。
荥泽(今荥泽县北五里)黄河北去[1]县十五里。(志八)
原武(今同名)黄河县北二十里。(同上)
阳武(今同名)黄河县北三十里。(同上)
新乡(今同名)见下条。
汲(今同名)黄河西自新乡县界流入,经县南,去县七里。(志一六)
酸枣(今延津县北十五里)黄河在县北二十里。(志八)
灵昌(今滑县西南)黄河在县北一十里。(同上)
白马(今滑县东廿里)黄河去外城二十步。(同上)
临河(今濮阳县西六十里)黄河南去县五里。\t*i^a\n*l,a,i.s,k/.?c.o?m¢(志一六)
濮阳(今濮阳县南)黄河北去县一十五里。(志一一)
清丰(今清丰县西)黄河在县南五十里。(志一六)
顿丘(今清丰县西南廿五里)黄河在县南三十五里。(同上)
鄄城(今濮县东二十里)黄河北去县二十一里。(志一一)
临黄(今观城县东南)黄河南去县三十六里。(志一六)
朝城(今朝城县西四十里)黄河在县东二十九里。(同上)
武水(今聊城县西南)黄河南去县二十二里。(同上)
阳穀(今阳穀县东北卅里)黄河在县北十二里。(志一〇)
聊城(今聊城县西北十五里)黄河南去县四十三里。(志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