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民间工艺品也曾受到回鹘的影响。~咸·鱼^墈*书?蛧~ ·嶵_欣^漳^踕,埂`新?快,1997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关桥乡关桥村一位农民在耕作时发现西夏时期的红陶质鸟形陶模一块,阴模,长9.3厘米,宽5.3厘米,厚2.4厘米,为鸟的上半部模型,在脑门盖下有圆形双眼,细微的羽毛清晰可见,背部有羽毛和短平行斜线纹4行组成的翅膀,斜线互相交错,鸟尾用麦穗纹排列3行,羽纹非常清晰。这是一块以回鹘衽边装饰为题材的陶模,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19]
第二节 甘州回鹘与吐蕃的关系
公元842年,雄踞青藏高原历二百余年之久的吐蕃帝国因内乱而分崩离析了,陷于“种族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20]的混乱局面。经过多年混战,于宋初形成了凉州六谷部、河湟唃厮罗等几个相对比较强大的政权。
凉州六谷部,指的是分布于凉州城南六条山谷中的吐蕃及吐蕃化的各民族部落联合体。10世纪中叶,凉州各地的吐蕃部落日渐复兴,并与北宋建立了友好关系,在经济上进行茶马互市,军事上互为犄角,共抗西夏,同时与盘踞甘州一带的回鹘人也建立了共同抗击西夏的联盟。.k?a\n′s¨h+u\w_u~.?o′r*g\
起初,凉州吐蕃、甘州回鹘与宋朝的贸易往来一般都经由灵州路,要通过西夏人控制的地界。后来,随着西夏势力的扩张和封建主对财富的觊觎,将贪婪的目光瞄向过往的商旅和使团,以武力劫掠财富。洪皓《松漠纪闻》记载说:
回鹘……多为商贾于燕。载以橐驼过夏地,夏人率十而指一,必得其最上品者,贾人苦之。[21]
为了摆脱西夏人的盘剥,赴宋进行贸易的行旅(尤其是来自甘州回鹘的使者)不得不绕开比较近便的灵州路而改走路途较远的秦州路。而西亚的商旅,后来也改走海路,经由广州港与宋贸易。[22]贡使、贸易之路的阻断,无论对甘州回鹘甚或凉州吐蕃来说,不管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无疑都是极大的损失,加剧了他们与西夏的矛盾。
不仅如此,西夏的既定国策是南下攻宋,要巩固后方,就必须首先拿下凉州与甘州。′顽~夲·鰰·颤~ ′首~发~咸平六年(1003年),西夏首领李继迁率众攻打西凉六谷部。六谷部首领潘罗支力不能支,向继迁诈降。未几,潘罗支“集六谷诸豪及者龙族合击继迁。继迁大败,中流矢遁死”。[23]潘罗支大获全胜,遂立即向宋王朝告捷,企图依靠北宋王朝的力量,与回鹘人合兵,乘胜合击西夏,共同扫灭西夏。《宋会要》载:
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潘罗支]又遣兄邦逋支入奏,且言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与蕃贼李继迁战,大胜之。然被劫却牌印官告衣服、器械。今以良马修贡,乞再颁赐。且欲更率部族及回鹘精兵直抵贺兰山,计(讨)除残孽,愿发大军援助。[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