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设计出了由许多不同抗病毒药物组成的“鸡尾酒”,可以终止这种病毒的繁殖。*d?u/a.n_q¢i/n-g-s_i_.¨n`e¨t.但是这类药物无法治愈该疾病,因为艾滋病毒能在寿命很长的细胞的DNA链中处于休眠状态。虽然艾滋病可以得到长期的缓解,但至今仍无法治愈。
到2013年,据估计全球已经约有3900万人死于艾滋病,还有3500万人患有艾滋病,其中71%的艾滋病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据估计,至2012年,全球已经耗费1890亿美元来对抗这一疾病。
艾滋病毒通过某些体液(血液和精液)的交换而传播,此外,未经消毒的皮下注射针头,以及妊娠、分娩和母乳喂养过程等,也能传播艾滋病毒。但眼泪和唾液不传播病毒。现在微生物学家正在努力研究,寻找治愈艾滋病的方法,以及能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幸运的是,蚊子并不传播HIV——蚊子的新陈代谢机制能够将这种病毒分解掉。
知识前沿的疑问
现在大家的问题板上应该有两个大问题:除了地球,宇宙中别的地方还有生命吗?人类是仅有的有意识的高级生命吗,或者,在别的地方是否还存在有意识的生命?
[地球之外的生命统称为“地外生命”。*卡.卡^晓`说*王? _冕`费+跃~黩¨英语中的“地外”(extraterrestrial)一词,是两个拉丁词合在一起构成的,extra表示“外”,而terra表示“地球”。]
没人能够解答这两个问题。至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地外生命。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家各执一词。一个极端认为,除了地球,别的地方没有生命;另一个极端则认为,许多宜居的星球上都有很多高科技、高智能的生命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答案是:生命的出现是罕见的,但一旦开始就会进化;或者,生命的出现是常事儿,但几乎从未跨越简单的细菌这一阶段。
为了解答别的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从地球的邻居火星上收集的证据。今天的火星,表面又冷又干,但是在早期,火星表面似乎比现在更加温暖,有流动的水。任何曾经可能在此存在过的生命恐怕都已灭绝。′我~地,书\城* /追?醉^歆,漳+結¨目前还没有发现生命的蛛丝马迹,进一步的研究似乎需要人类踏足这个星球。(参见第11章,阅读更多关于登陆火星的信息。)
在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中,没有哪个星球比火星更有可能具备生命所需的条件,换句话说,火星位于所谓的“宜居带”,距离太阳的位置适中,水能够保持在液体状态,不会冻住,也不会蒸发。金星上温度太高,而比火星更远的行星又都太冷。木星的几颗卫星,特别是木卫二,还有土星的几颗卫星,特别是土卫二,也具备支持简单生命出现的条件。
天文学家也已经开始寻找太阳系以外的所谓“太阳系外行星”(extrasolar plas或exoplas)。1995年,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一颗绕着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旋转的行星,当它转到恒星前面时,造成了恒星亮度的明显降低,天文学家正是借此发现了它。从那之后,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0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发现得越来越多,包括处于宜居带的行星。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努力还在继续。(若想了解最新信息,请访问http://plaquest.jpl.nasa.gov/index.c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