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格纳像
瓦格纳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文学家和指挥家,欧洲后期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x_i¨a¢o+s!h~u\o,w`a!n!b_e?n¢..c,o-m′
为瓦格纳所建的歌剧演唱厅
瓦格纳并不比路德、腓特烈大帝更能保持自己内心的和谐,这就是为什么这三个人要比歌德更受到德国人欢迎的原因。因为德国人只有生活在没有完工的拱门下时,他们才感到像住在家中一样舒坦。他们不喜欢完整性,而在生活中,他们喜欢的也是未完成的事业。体现这一特性的最高形式是浮士德,最低形式则为阿尔勃利希和梯图莱尔等人。
与此同时,瓦格纳在德国资产阶级中唤起的是神经质的性欲狂和出自本能的权力欲。因而瓦格纳不断地给俾斯麦写信以及《尼伯龙根的指环》一剧和德意志帝国同时诞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瓦格纳接受一切思想,抛弃一切阻碍他的东西,使他获得了成功,自从瓦格纳从革命者变成国王的朋友,从反德国的人变成爱国者,从享乐主义者变成悲观主义者之后,他就准备好了,而且以后他也确实如此做的,成为当时唯一愿意和俾斯麦以及新帝国走同一条路的德国艺术家。?咸-鱼?看?书~网¢ .已?发?布?嶵!欣?漳·结~
瓦格纳为了在歌词和音乐中表达自己的个性,不惜歪曲德国的传说。现在的德国人并不了解这一情况,在他们还没有看到舞台上演出由黑伯尔改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以前,他们甚至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在传说中叙述的乱伦,失败,个人的暴力都被夸大,并且用音乐表达出来,用喊叫和咒骂延长剧情,这在《菲岱里奥》和《唐璜》两部歌剧中只有很少几个悲剧性片断才采用这一手法。至于剧情,他所做的只是汲取了传说中他自己喜欢的部分。剧中充满了在财富和性欲引诱下对权力的贪婪。因而在瓦格纳的歌剧中,德国观众看到的是残暴凶杀和无辜不幸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不协调。
《尼伯龙根的指环》一剧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显示了统治世界的意愿,而且仅仅用四个不同的主题旋律表达出来。/w*a′x?s\w`.*c~o`m?他将这些主题旋律和拯救灵魂的旋律强行糅合在一起,这一过程只有几分钟时间用的是一段朦胧难解的音乐,瓦格纳为了将观众带入到一种神秘入迷的境界中去,粗暴地破坏了德国语言。没有一个非德国人能理解,这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看到的瓦格纳歌词,只是凑凑合合的译文。
瓦格纳粗暴地破坏这种严谨的语言,其严重程度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德国的诗人和作家对瓦格纳的作品嗤之以鼻,经常模仿成滑稽剧加以捉弄。但是德国的自由民对瓦格纳越来越心醉神迷,因为他能以德国方式理解德国古老传说的深刻内容,而且用简练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瓦格纳试图用头韵掩盖他抒情部分的弱点,往往和他试图将剧中引起观众同情的歌词,提高到纯抒情诗的高度一样,使人感到荒谬可笑。他在《纽伦堡名歌手》中华特的《晨曦之梦的隐喻》一段唱词,就是以这种方式处理的。如果将瓦格纳的散文诗和希特勒的散文诗相比,这决不是对瓦格纳的侮辱。
受诱惑的是青年人。在《英魂传唤使》一剧的开端,设有长篇的独白,使观众有时间注意舞台的道具。这时年轻的德国人将一支剑刺入一棵枯树的树干里,这段唱词有五分钟之久,接着从舞台上方闪出光芒万丈,英雄将剑从树干中拔出,伴随这一动作的是响声直入云霄的C大调和弦,以象征性手法崇尚匕首和手枪。新德国典型的戏剧表演手法,壮观的行列,包括今天的列队行进,旗帜飘扬,华丽的场面,都源出于瓦格纳的作品,从《罗汉格林》到《圣·格莱的骑士》都是如此。
从统治世界的诱人幻想,对童贞肉欲的梦幻和瓦尔克利斯屈服于充沛的精力,还有嘶叫的野马,熊熊燃烧的顶峰,黄金、利剑和鲜血作为悲剧结局最后的点缀,这一切构成了德国人梦想的全部内容。上帝不仅以肉体的形式在舞台上出现,而且最后在昏暗的暮色中消失,而英雄也往往终因灵魂的极度不安而夭折,这一切都表现了浪漫主义的德国人对死亡的颂扬。他们认为,即使英雄和上帝,也要遭受命运的坎坷。
瓦格纳往往用动作和唱词作为网络,把音乐交织在这张网络上。除了序曲和西格弗里德的叙事诗外,他从来也没有创作过没有歌词的音乐,他留给后人的48首悦耳的乐曲,是他没有发表过的作品。他将这些乐曲编入《巴尔西法尔乐谱集》中,奉献给他妻子,作为永别的纪念。此时,他已精疲力竭,厌倦一切了。
作为一名全心全意的演员,他需要一面镜子,即使这面镜子只是用歌词构成的;作为一名戏剧导演,他需要节日般的舞台,庆祝的场面和空前动人的故事情节。瓦格纳关于舞台的艺术以及他那大吹大擂的本领,为今天的德国统治者树立了一个榜样,这位统治者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成千倍地扩大了瓦格纳的行为。瓦格纳不倦的一再重复坚持一个主题的做法,希特勒把它用于自己的讲话及著作中,认为这是使人相信任何事件的最好方法,即使是谎言,说上一千遍也就成了事实。
勃拉姆斯像
勃拉姆斯(1833—1897)是德国19世纪后半叶最卓越的、古典乐派最后的一位作曲家。他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汲取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他的作品成为继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