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沾满了血和汗的悲剧名词。
这样,读者也就能理解曹雪芹在他的书里写“贾府”宗祠的对联,中有“功名贯天”“肝脑涂地”的文词。曹家的上世,从在辽东,入关以后平山西之叛将,征厄鲁特的叛乱,诸般战役中,大约都有“肝脑涂地”的惨痛经历。
曹雪芹在小说中借了贾府的奴仆的口,说出“你知道'奴才'那两个字是怎么写的?!”
这其中包涵着多少的血泪,恐怕不是人人都能领略得到的。
曹雪芹出生在南京织造府的内宅。
那么曹雪芹出生时的老宅是什么面貌呢?
这座曹家老宅在南京的会城之内,江宁府治东北、
总督衙院的前边,地名利济巷大街。曹家在时,只叫织造署院。曹頫合家离职北返之后,又过了十八九年,这处老宅就变成了乾隆的大行宫,再与织造无涉了。
那是一座外围墙略成正方形(西北面多出一些来)
的衙署,署内屋宇,除执事“群房”不计外,基本是东中西三路的布局。东路是衙署正院,有六进院落之深。中路是内宅,也有五进。西路是最别致的一路,前面东为戏台,西为射圃,而后面又是一座花园。这座园子,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世时称之为西园,因为园中有池,又叫西池。
这所老宅,曹家从曹雪芹的太爷曹玺一辈在康熙二年的(1663)春天开始,一直住到二十三年(1684)夏天,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春秋,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从六岁起就是在这里长大的,如今曹雪芹又是生活在这座宅院里,回溯起来,这已经是六十多年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