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任正非对此早有认识。·辛¨顽· ′ ·鰰_占? ·冕*费^粤_读.早在2008年5月31日,任正非就在公司内部表示,“我们处在一个电子产品过剩的时代,而且会持续过剩,过剩的商品决不会再卖高价。以光传输产品为例,七八年降价了二十倍,市场经济的过剩就像绞杀战一样。绞杀战是什么呢,就如拧毛巾,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
在给华为EMT(核心管理层)及部分产品线高管的一封邮件中,任正非转发了美国《财富》发表的一篇名为《思科准备过冬》的短文,并郑重地对此文写下按语:“思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当然我不是在激励人们,而是在警示人们,他们比我们更感知市场竞争的艰难与残酷。思科比我们聪明,他们对未来的困难,早一些采取了措施,而我们比较麻木而已。”
其实相对于大多数企业的表现,任正非一点都不麻木。
二、狂人也有柔情的一面
任正非脾气暴躁在华为是出了名的,亲朋好友和华为高层都曾被他骂得很凶。¨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但对于普通员工,他却是和蔼可亲的长者,对他们反映的问题很关心。一次在电梯间,华为几个年轻的科级干部开始抱怨公司为什么不在基地设一个财务系统,害得他们老为出差报销的事奔波,累得喘不过气来。电梯到7层———总裁办公室所在地,一个挽着袖子的“老工人”从电梯角落里不发一言地闪了出来。大家顿时傻眼了,面面相觑,“完了”。但是就在十几天以后,员工们发现,盼望的基地财务系统建立了。员工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任总最关心人”,“任总处理事情最公正”,“任总最讲义气”……
1998年,任正非在公司内部的一次会议上半开玩笑地说,以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部队里很难得到晋升,朱建萍(当时华的宣传部部长)就直言不讳地说:“怪不得你在部队里得不到提拔,像你这样坏的脾气肯定很难与领导处好关系。华为人之所以可以容忍你火暴的脾气,只是因为你是老板而已。”谁知任正非不但没生气,反而一脸苦笑。/萝·拉+暁/说! _首.发^
一位华为员工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他还只是一名普通员工,有一次,出差回来在机场看见任正非,当时任正非也刚出差回来。他本想当做没看见就算了,可是任正非却走过来和他热情地打招呼,还问他家住在哪儿,还先把他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事后,他非常感动。
曾任华为副总裁的胡红卫深有体会地说,任正非待人好是发自内心的真心期望别人好。每年都有好多有志青年离开华为,自立门户。任正非对离开的人从不设卡,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支持他们,默默地祝福他们。
1999年张晓从华为辞职,创立深圳立言卓翻译有限公司,第一张大单就是华为的。张建国创立的益华时代管理咨询公司,长期为华为进行员工培训。罗涛创立深圳华荣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华为的制造业务。“没有华为就没有我们创业的成功”,这是很多离开华为、自主创业的人的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