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盛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齐盛小说网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13章 献石

第13章 献石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看书APP

全网书籍最多,永久免费无广告!

殿内瞬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武曌微微坐直身子,凤目掠过石面上的字迹,指尖轻轻叩了叩榻边的青玉镇纸——她认得这字迹,分明是武承嗣府中幕僚的手笔,那石头也是半月前派人从洛水浅滩捡的,磨了三日才磨出这般温润的模样。

可此刻看着满殿官员目瞪口呆的神情,看着唐同泰扑通跪地时额头磕在青砖上的闷响,她忽然觉得这雪夜的殿宇,竟比往日多了几分暖融的“天意”。

“天赐宝图,此乃祥瑞!”太常寺卿最先反应过来,甩着广袖便拜倒在地,“昔年伏羲得河图、大禹受洛书,今太后受此‘天授圣图’,正应了‘圣人出而河出图’的古训啊!”这话一落,殿中群臣纷纷附和,衣袂摩擦声与玉佩撞击声交织成一片。

武曌望着阶下伏拜的众人,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感业寺雪地里抄经的自己,那时何曾想过,今日会有一块石头,替她铺就从“武昭仪”到“圣母神皇”的路。

“赐唐同泰游击将军,即刻入羽林卫。”她抬手赐了座,看着唐同泰激动得浑身发抖的模样,心底暗笑——这卖绸缎的小贩,被武承嗣调教了半月,竟真演出了副“诚惶诚恐”的孝子模样。

目光又落回那块白石上,她忽然想起去年拆毁乾元殿建明堂时,薛怀义说“太后功盖三皇,当受天命”,如今这“天命”,到底是借了洛水的浪,还是借了人心的潮?

三日后,《大云经》译本随“天授圣图”一同颁行天下,佛寺里的沙门敲着铜磬念诵“女主承天”的偈语,洛阳街头的孩童也跟着唱“圣母来,天下安”。武承嗣站在武府后园的假山上,望着远处万象神宫正在浇筑的宝顶,指尖捏碎了手中的梅枝——石头是他捡的,字是他刻的,唐同泰是他从酒肆里寻的,连那番“落水遇仙”的说辞,也是他照着《孝经》里的典故编的。

可当他看见太后将“天授圣图”供奉在明堂正殿,看见满朝文武递来的贺表上写着“顺天应人”,忽然觉得这冬日的风,竟比当年在辽东战场上的刀,更能杀人于无形。

腊月廿三,洛水冰封。武曌身着十二章纹袆衣,在万象神宫前接受百官朝贺。琉璃瓦上的积雪被宫人扫得干干净净,唯有“天授圣图”被供在玉辇之前,朱红大字在阳光下亮得刺眼。

她望着阶下齐刷刷伏拜的人群,望着远处各州都督送来的贺礼——其中竟有雍州刺史章溪藏送来的一对玉璧,璧上刻着“神皇万岁”,忽然想起今早翻开的《周书》,里面写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原来所谓“天意”,从来都是人心的镜子,就像这洛水捞起的石头,刻的是“永昌帝业”,映的却是她走了半生的、从荆棘里踩出的路。

当夜,武承嗣在府中设宴庆功。唐同泰喝多了酒,拉着他的袖子喊“大人妙计”,他却望着杯中晃动的月影,忽然想起幼年见过的一幕——姑母抱着他坐在廊下,指着天上的月亮说“要做那照彻人间的光,就得先接住地上的暗”。

如今这“天授圣图”,便是那束光吧,照亮了姑母登极的路,也照亮了他武氏一门的前程,只是这光下藏着的暗,是洛水河畔的脚印,是刻字时磨破的指尖,还是满朝文武欲言又止的眼神?

雪又下了起来,落在万象神宫的飞檐上,落在“天授圣图”的石面上。某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一块碎雪从石缝里渗进去,渐渐冲淡了朱红的笔画——可这不要紧,因为当明日的太阳升起,洛阳城里会传开新的童谣:“圣母坐龙楼,天下乐悠悠”。而那些关于石头、关于字迹、关于谁在幕后执笔的秘密,终将被埋进这盛唐的风雪里,成为史书上轻飘飘的一句“瑞石出洛水,应圣母之运”。

武曌在寝殿里卸去袆衣,望着镜中略施粉黛的面容,忽然笑了。她想起章怀太子曾说她“牝鸡司晨”,却不知这天下从来不是靠“天意”坐来的,是靠一块石头、一本经书、还有千万个像武承嗣这样的人,把“人意”做成了“天意”。

窗外,洛水的冰面下传来细碎的融响,似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天授元年”,哼一首低低的前奏——当金銮殿的朱漆大门再次打开,那个被石头印证的“永昌帝业”,便要在这神都的风雪里,正式掀开新的一页了。

喜欢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不想错过《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更新?安装齐盛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