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帝青歌炼丹引发“万药朝宗”异象,己过去数十个日夜。
她并未因那惊人的成功而浮躁,反而沉静下来,如同最饥渴的学徒,全身心沉浸在帝安的教导与《圣火丹经》的浩瀚世界里。
帝安这位中品玄级炼丹师,此刻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他不再是那个困于家族丹道贫瘠而愁眉苦脸的老者,而是一位倾尽毕生所学、眼中燃烧着纯粹热忱的引路人。
帝青歌的谦逊与万药圣体那近乎妖孽的药性亲和力,让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数十年积累的“笨功夫”——那些丹经上不会记载、却无数次在炸炉与废丹中磨砺出的宝贵经验,尽数传授。
“青歌,你看这株‘百年紫须参’,年份足够,但你看这根须末端,颜色略显灰白,这是采摘时离土超过三个时辰,核心木灵精气轻微逸散的迹象。”
“用它做主药炼制‘紫元丹’,成丹率至少降低两成,药效也会打折扣。所以,辨识药材,不仅要看品相、年份,更要感知其内在生机的饱满度。”
帝安指着一株通体紫莹、根须虬结的灵参,指尖凝聚一丝微弱的真元,引导帝青歌的万药圣体感知力去“触摸”那细微的差异。
帝青歌闭目凝神,万药圣体赋予她的感知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她清晰地“看到”那根须末端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生机断层,以及整株参体内流淌的、比完美状态稍显滞涩的木灵之气。
“安叔,我明白了。生机流逝,如同水流有了缺口,即使源头充沛,也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她睁开眼,眸中青碧光晕流转,对药性的理解更深一层。
帝安欣慰点头,又拿起一块暗红色的矿石:“这是‘火纹铜精’,炼制火属性丹药常用的辅料,稳定狂暴火元。但你看这矿石纹理深处,夹杂着一丝极淡的银灰色杂质,这是伴生的‘寒髓砂’,若处理不当,炼丹时一丝寒气爆发,足以让整炉丹药瞬间失衡炸裂!”
“处理之法,需先用‘离火草’的汁液浸泡三日,再以文火慢煅,逼出其寒性…”
帝青歌一边用心记忆,一边在脑海中飞速推演着《圣火丹经》中记载的更为玄奥的“冰火同炼”法门。
“或许,用九幽玄冥火的幽蓝焰心,可以瞬间冻结并剥离那丝寒髓砂,同时不损伤火纹铜精的火元本质?” 她心中灵光一闪,尝试着提出自己的见解。
帝安闻言,先是愕然,随即陷入沉思,浑浊的眼睛越来越亮:“妙啊!以极致之寒反制阴寒杂质!青歌,你这想法…大胆,却首指本质!远超安叔的笨办法!我们…我们这就试试!”他激动得像个孩子,立刻着手准备材料。
接下来的日子,帝灵阁成了知识与灵感碰撞的熔炉。
帝安扎实无比的基础经验,如同厚重坚实的大地;帝青歌万药圣体的敏锐感知与《圣火丹经》带来的高屋建瓴视角,如同灵动的清泉与璀璨的星辰。
两人教学相长,帝安困守多年的瓶颈竟隐隐松动,对药性的理解、对火候的把握都有了新的感悟。
而帝青歌的进步,更是堪称神速。
她不再如初次那般,依靠圣体与异火的强大本能去“硬撼”丹道。
她的动作变得从容、精准、富有韵律。处理药材时,指尖真元如最灵巧的刻刀,剥取、切割、研磨,恰到好处地保留每一分精华,剔除每一丝无用甚至有害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