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福临:明太祖噶的人,血液都把大明砍头的地方染黑了,也不知道枉死多少人。)
(明太祖朱元璋:你也好意思说咱,清军入关不知道杀了多少汉人,你有脸说咱吗?)
(清世祖福临:那可不是我造的孽,我己经把造成悲剧的人鞭尸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
(明成祖朱棣:好一个孝侄……)
(清太宗皇太极:福临,你……)
(清世祖福临:汗阿玛,我做的不对吗?多尔衮可是造额娘的黄谣,说要额娘下嫁他。你乐意戴这“帽子”?)
(清太宗皇太极:做得好。)
(汉高祖刘邦:不愧是异族,大清真是不拘小节。)
(明太祖朱元璋:玩的真花花。)
(清世祖福临:比不上你,小农思想,始皇帝都没要活人殉葬,你还开了先例。)
(明太祖朱元璋:关你何事……**#@**…)
(汉高祖刘邦:这确实有些不地道哈。)
(明成祖朱棣:汉朝也有人这么做的。)
(汉武帝刘彻:我只是送下去一个,没多带,不要污蔑孤。)
(汉宣帝刘询:……)
(明太祖朱元璋:是是是,你们都是清白小莲花。)
众人见状,赶紧溜了,当皇帝的谁手底下没脏事。
沁窈见这个世界的任务己经完成,当下并无重要事务操心,于是决定继续深入学习未曾触及的知识领域。
她还热衷于搜集各式各样的方子,无论是古老秘传还是现代创新,都一一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某日,衡远拉着一个大箱子,来到沁窈面前,默默推给她,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思。
沁窈疑惑地接过,不解地望着衡远。
衡远轻轻一笑,解释道:“你不是在收集各种方子吗?这箱子里都是我懂得的,还有特地收集的。”
沁窈挑眉,似有话想说。
衡远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继续说道:“我确实有些好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好奇不一定要探究到底。只是,你行事还需收敛些,我己经引起他们的怀疑。若是你也被发现有什么异常,莫要牵连了家族和孩子。”
沁窈微微一愣,随即道:“我以为你对家族之事毫不在意呢。”
衡远摇了摇头,神色坚定:“原主很在意,保护家人是他的心愿,也是我的责任。”
沁窈点点头应允,“我知道了,这些就够了,若是还有什么需要,我会告诉你,让你帮忙找的。”
衡远自然愿意帮忙,事情说完,他就准备告辞了,和沁窈待久了,怕会引起胤礽的探究。
“那我走了,我不会经常和你见面,有事你就让人传消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