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窈这才开口:“小武公公,去忙吧。”
小武子躬身行礼,缓缓退下。白芷紧随其后,两人快到启祥宫大门口时,白芷突然停下脚步,拿着一个精致的荷包叫住了小武子:“小武公公,请稍等一下。今个是我们娘娘的大喜事,您拿着这个荷包,沾沾喜气。”
小武子心领神会,连忙道谢:“奴才谢娘娘赏赐,祝娘娘早生贵子。”
白芷笑着回应:“借公公吉言,知道御前事务繁忙,就不耽搁公公了。”
小武子满心欢喜地接过荷包,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李嬷嬷见沁窈静坐发呆,便悄悄走近,轻声问道:“娘娘可是在想皇上未至用膳之事?”
沁窈闻言,微微一怔,转而望向李嬷嬷,轻声道:“不是的,嬷嬷。本宫知晓皇上政务繁忙,只是本宫自己有些不适应,此刻竟有些茫然,不知该做些什么。”
李嬷嬷见沁窈言辞恳切,便提议道:“娘娘若觉无聊,不妨做些刺绣,或是看看书解闷。娘娘可饿了?要不要先用些点心?”
沁窈想了想,摇了摇头:“点心就不必了,还是看看书吧。”随后,她吩咐白芷将带进宫的几本话本取出,以此来打发时间。
殿内,沁窈吩咐白芍:“在小厨房随便做点吃的便好,皇上既然不过来用膳,也不必特意去御膳房传膳了。”
白芍躬身行礼,随即前去准备。
时间缓缓流逝,沁窈用完膳后,望着天边渐渐染上晚霞的色泽,便领着启祥宫的众人步至大门口,静静地等待着皇上的驾临。
尽管己传下口谕无需恭候,但沁窈心中自有一杆秤。她深知,皇家之事往往微妙复杂,口谕中的“不必等”,若真当了真,说不定反倒触了霉头。皇家心思细腻,记仇也是常事。
不多时,远处传来了净鞭的声响,预示着皇上即将抵达启祥宫的大门。沁窈迅速调整好表情,端正姿态,准备迎接圣驾。
只见康熙皇帝步下龙辇,径首朝这边走来。沁窈与众人连忙行礼,齐声恭请皇上圣安。
康熙望着门口恭候的沁窈,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自赞许:瓜尔佳氏确实懂得分寸,没有因一时得宠而忘形。
若沁窈能知晓康熙此刻所想,定会心生腹诽。然而,她只能继续保持恭敬之态。
康熙缓步上前,轻轻虚扶了沁窈一把,温声道:“平身。”随后,他牵起沁窈的小手,关切地说:“朕不是吩咐过爱妃不必等候吗?若是着了凉,可如何是好?”
沁窈听后,内心一阵翻腾,暗想:这刚入夏,紫禁城的天气热得紧,能不中暑就不错了,哪里还会着凉?
她不禁在心里嘀咕:做皇帝的果然擅长随口编造甜言蜜语,若非刚才见他下辇时望向我的眼神中满是满意,我几乎都要相信他的真心了。
不管沁窈心里如何嘀咕,面上依旧保持着恭敬,轻声回话:“今日臣妾第一天进宫,自是满心期盼能早些见到皇上。
”说完,她不愿再与康熙多言,转而恭敬地说道:“皇上,咱们还是赶快进殿吧,以免风吹着皇上,伤了龙体。”
皇上身旁的梁公公,嘴角不禁微微抽搐,心中暗道:这些个上位者,个个都喜欢说场面话,咱家这一路走来,汗水都湿透了衣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