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2月28日。_3\3*k~s¢w·.\c¢o¨m_
为结束俄国内战,苏维埃俄国与白军及协约国代表在距离伊尔库茨克约450公里的下乌金斯克(hnжheyдnhck)会面。
苏维埃方面,由外交人民委员格奥尔基·瓦西里耶维奇·契切林(ГeopгnnВaльeвnчЧnчepnh)和原本在中亚镇压巴斯马奇运动,后因内战爆发而转战西伯利亚的赤军司令米哈伊尔·伏龙芝出面代表。
白军方面则是已完全沦为傀儡的拉夫尔·科尔尼洛夫,以及凭借德国血统和出色表现赢得塞克特好感,从而成为白军内亲德派代表,并且具备不容忽视影响力的彼得·弗兰格尔出席。
而自称调停人的协约国方面,则由汉斯任命为全权大使的奥斯卡·陶德曼、汉斯·冯·塞克特,以及驻西伯利亚英军指挥官威廉·埃德蒙·艾恩赛德(william edmund ir-onside)出面。
“我......我们的要求很简单。”
寒暄寥寥,彼此显然无意亲近。最先开口的,是一边观察协约国反应的科尔尼洛夫。
“请承认以远东俄国、勒拿河(Лeha)以东地区及贝加尔湖一带为基础,也就是目前由白军控制的领土,建立俄罗斯共和国。”
说白了,就是要苏维埃承认以科尔尼洛夫为傀儡的伪政权。
苏维埃方面虽然不愿意,甚至极为反感这个提议,但若仅止于此,尚可勉强接受。
“白军提出的领土要求过多了。”
问题出在科尔尼洛夫所要求的范围。
就算彼时的西伯利亚因环境恶劣与人力不足而被视为不毛之地,也不可能轻易拱手让出一半以上的土地。
“我们最多只能接受包括滨海边疆区与哈巴罗夫斯克在内的范围。”
“哈!意思是只让我们吃下远东就得滚蛋?绝不可能!”
契切林的表态刚落,弗兰格尔便露齿咆哮,像是听到了荒唐至极的笑话。
包括陶德曼在内的协约国代表虽然表面上斯文有礼,反应却与弗兰格尔并无二致。
“我们协约国也认为苏维埃的提案实在太过分了。”
“没错,说句实在话,我开始怀疑你们是否真想谈下去。”
“若真想达成协议,最好拿出更合理的提案。”
面对陶德曼、塞克特、艾恩赛德连番反驳,契切林咬紧嘴唇,闷声低语。
果然事态发展如预料一般。
可又能如何?随着托洛茨基的倒台,克里姆林宫的领导者减少一人,如今只能靠自己硬撑到底。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接受阿穆尔部分地区。”
“勒拿河。”
“好,那就整个阿穆尔。”
“勒拿河。”
“再多就真的不行了。拒绝!你们到底有没有诚意谈判?”
“勒拿河。”
“哈!真是要疯了......”
对面也坚持以勒拿河为界,如鹦鹉学舌般反复重复同一句话。
精疲力尽的契切林扶额叹气,仿佛随时要疯掉。,w,z,s^k′b*o.o!k..¨c′o¨m/
他此刻恨不得大喊一句“好,勒拿河就勒拿河!”然后甩门而出。但若真这么干,不开玩笑,他直接被打包送往古拉格都不稀奇。
但照现在这局势谈下去,不过是不断兜圈子,浪费时间而已。
“看来......得请示克里姆林宫的意见了。”
契切林想着也该让头脑冷静一下,索性打算趁机拖延时间,便先与伏龙芝交换眼色后,转向白军与协约国代表开口道:
“呼......在目前情况下,继续谈下去恐怕已无意义。双方立场分歧过大,想要协调,恐怕得花些时间。”
“我同意。”
随着契切林提议暂时结束今日的谈判,协约国代表们也没有多说什么,顺势点了点头。
反正这场博弈里,占优势的终究是他们。
......
“第一次谈判看来最终还是破裂了。”
“是啊,不过没关系。我本来也没指望第一次就能谈成。”
他们大概是打算尽可能地拖延,但既然如此,只要让他们无法再拖下去就行了。
方法多得是。
“嗯,你自己处理好就行。这部分就交给你了。我这边光是眼前的事就已经够让我头疼的了。”
贝特曼·霍尔维格一边抱怨一边说道。
其实目前不只是汉斯,内阁的其他各位大臣也都是如此繁忙,而霍尔维格更是因为时刻进行的改革事务,经常操劳过度。
“哪怕能稍微休息一下也好啊......”
汉斯还能靠年轻硬撑,但贝特曼·霍尔维格既不年轻,在原本历史中也属于英年早逝的那一类人。
“话说回来......这样真的就可以结束俄国内战吗?”
正当汉斯用担忧的目光望着贝特曼·霍尔维格时,前不久因战争部整合而从普鲁士战争部长升任为帝国战争部长的法金汉,带着忧虑的表情说道。
“西伯利亚不光贫瘠,人口也稀少。只要那些人稍微清醒一些,这个徒有其表的共和国恐怕会瞬间垮掉。”
汉斯微微点头,觉得他这番话确实有理。
正如法金汉说的,俄罗斯共和国在没有列强援助的前提下,根本不可能撑得太久。
虽说地下资源丰富,但无论是人力还是基础设施都远远不够,根本无力进行有效开发。时间一久,苏维埃和它之间的国力差距势必会越来越大。
更何况,早在他们介入之前,这帮人就已经被敌军的物量攻势逼到亡国边缘。就算成立了共和国,也根本无法跨越那道界限。
“但若是继续深度介入,处处都将面临难题。”
他们不可能无休止地插手下去,白军的主要金主英国,也很快就会退出俄国事务。
几个月前,汉斯就收到报告称,说新芬党在英国大选中终于掌握了除北爱尔兰外几乎整个爱尔兰地区的议席。
接着,他们拒绝出席英国议会,开始准备单独设立爱尔兰议会。
恐怕一到新年,他们就会正式宣布,并宣告建立爱尔兰共和国。
这将是爱尔兰独立战争的开端。如今本就因殖民地骚乱焦头烂额的英国,在自家门口起火的情况下,恐怕也无暇再顾俄国内战了。+w.a*n^b~e¨n?.^o*r+g.
‘当然,也不能让日本人插手。’
至于美国,早就回归孤立主义了。
光靠德国自己,是不可能把俄罗斯共和国这烂摊子彻底清理干净的。
“不过,俄罗斯共和国垮台那一天,应该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还要很久......吗?”
“没错。”
俄国自从萨拉热窝的枪声响起以来,就从未真正脱离过战争。
其结果是,经济也好,工业也罢,一切都成了废墟。再加上乌克兰等粮食产地的分离,使得局势之恶劣,连汉斯这个旁观者都忍不住叹息。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但无论如何,苏维埃现在若想恢复国力,就必须优先处理内政,而不是急于攻击俄罗斯共和国。
“而且这绝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
此外,苏维埃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会拖住他们的脚步。
那个铁血胡子赶走了托洛茨基,但他肯定不会就此满足。在他通过大清洗彻底巩固权力之前,应该不会轻易将目光转向外部。
‘我们这边的存在,对他来说也很棘手吧。’
从苏维埃的立场来看,贸然攻击俄罗斯共和国,只会让德国及其属国全体转为敌人,被四面夹击的后果他们肯定也明白。
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慎之又慎地考虑是否扣动扳机。
“而且,我也不可能就这么袖手旁观。”
虽然不知道这一切能维持多久,但汉斯的想法,是先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开始,把俄罗斯共和国内部的权力结构改造为亲德派,好让他们至少能控制住局面。
反正塞克特将军和德国的军事顾问团还会再在西伯利亚待上一年。
‘既然已经联手了,社会革命党和绿军也得继续利用起来,让苏联疲于奔命,顺便破坏他们的经济重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