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诗诗凑过去一些,她心里突然十分难过,眼泪忍不住涌了出来。
曾经,在余宅,她也过了两年快乐的日子,外祖父外祖母对她很是宠爱。
谁知道,后面会发生那么多的悲剧,以至于物是人非。
“诗诗,你母亲呢,她不肯来见我吗?”老太爷突然问起余玥瑶。
林诗诗赶忙解释,说母亲现在在海宁,没法立即赶过来。
周氏在路上的时候,说前几天给余玥瑶写家书,告诉她老太爷生病摔倒一事,昨天又寄了一封信,告诉她老太爷身子只怕不好了……
“月瑶,月瑶,她还是在怪我。”老太爷喃喃的道。
林诗诗哭了起来。
能不怪你嘛,你非得跟丫鬟生儿子,结果生出的孩子心思歹毒,害了嫡姐害嫡母,你能说你毫不知情?
一笔糊涂账。
“诗诗,跟你母亲说,外祖亏欠她母亲,亏欠她,让她不要生我的气,我下去给你外祖母赔罪。”
林诗诗闻言,彻哭起来。
陆旭在边上,一脸沉痛,一言未发。
最后,老太爷让周氏把两个孩子领过来,他指着两个孩子对林诗诗和陆旭道:
“他们是好孩子,你们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从前的事,罪过都在我身上,跟他们无关,我下去跟你们祖母赔罪。”
两个孩子,以前林诗诗见的时候,才一点点大,如今,已经跟她一般高矮。
听到老太爷的话后,扑上去哭着喊祖父。
当天夜里,余老太爷就去世了。
家中人口单薄,除了周氏和两个孩子,尚有两个嬷嬷帮衬,再无他人。
林诗诗带了一个丫鬟和嬷嬷过来,那嬷嬷是个能主事的,林诗诗就吩咐她,让她配合周氏,操办丧事。
讣告发出去,自会有人来吊唁。
余老太爷从前也是这里的县太爷,给衙门也送了信过去,那边先是过来了两个小衙役,得知陆旭和林诗诗也在堂前披麻戴孝后,陆怀喜也正在来的路上后,立马滚回去报信,很快县太爷就亲自来了。
他们平时想见一眼侍郎大人陆旭都不能够的,何况还有陆昶的夫人林诗诗也在。
陆昶中间带着陆尽欢也过来吊唁,但他官职太高,不能久留。
因为人丁单薄,陆怀喜过来后,也没有离开,陆旭和林诗诗全程都在。
在县衙帮忙下,余老爷子体体面面的下葬了,与林诗诗的外祖母葬在了一处。
落葬后,等吃席的人都散去,府上就只剩了这么几个人。
陆怀喜年纪最大,他把大家招呼在一起,问周氏之后如何打算,她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虽然老太爷出殡,县太爷都来了,周边人不敢欺上门来,但终究是艰难的。
周氏突然跪倒,对陆怀喜欢磕头,道:“姐夫愿意相问,我感激不尽。余淼今年十四岁,已经快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跟着我,我也给她许不了好人家,姐夫若愿意伸出援手,把她接到府上去,从那里出嫁,只要找个本分人家,做个正头娘子就行。”
旁边的小姑娘余淼,挨着她母亲跪了下来。
陆怀喜点点头,应下了,说镇国公府住得下一个小姑娘,至于以后的亲事,尽力而为,到时自会让周氏过目。
余淼赶紧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