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的包装厂成为福利厂的报道出来后,沈明月和陈珏又火了一把。
这两夫妻瞬间成为了年轻有为的才俊。
电视台对于沈明月的采访也没停过,沈明月经常在电视上新闻,一下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这属实是她无心办成的。
现在的小渔村也发展起来,这里大大小小的厂子也多了一些,第一批来下海的都积攒了一些财富和人脉,毕竟就在一个地方,谁家做什么都知道,多少有些交情。
这就是初代企业家成型之前的一个发展。
沈明月的包装厂来了大批的残疾人招工,不过这一批又跟以前不一样,以前都是单个来问,或者带着介绍信来。
今天来的这一批是地方上统一安排的,据说是广村那边的。
车间主任汇报着情况。
“据说是当年这里发了一场瘟疫,小孩子都染了病,长大后聋的聋,哑的哑,所以一个村几乎都是残疾人了。”
沈明月看着他们递过来的资料,又看着情况说明,心里也是酸了一下,这一群人也不容易。
“这样吧,既然我们已经说了是专门为残障人士开辟了这个通道,那就来多少收多少吧,咱们厂现在效益不错,养活几个工人还是可以的。”
车间主任为难道。
“沈厂长,这次可不是十几二个人的事啊,这次来的是二百号人。”
沈明月都惊了一下。
“这么多人啊。”
车间主任点头道。
“是啊,这外面都站满了,就等着咱发话呢。”
沈明月这才赶紧起了身出去,看见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您就是沈厂长吧。”
沈明月笑道。
“您好,您是这批工人的牵头人吧。”
中年男子笑着自我介绍。
“沈厂长您好,我是广村的村长,我姓杨,哦,我们村的都人都姓杨,我单名一个桃字。”
沈明月心里一想,怎么一个老爷们起了个名字叫杨桃。
杨村长接着介绍说。
“家里种桃子,直接给起了个这样的名字,沈厂长莫见笑。”
沈明月摆手道。
“哪里的话,名字好着呢,杨村长,今天你们来得急,我们也没做准备,还请你安排下大家伙先找个地方坐下等,我们得商量下实际情况。”
杨村长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知道他们人来太多了,肯定要跟人商量好。
村子里的人基本都是聋哑人,跟杨村长比划了许久的手势,这才谈好。
他们背着麻袋,随地找了个地方就坐了下来,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
杨村长看他们这样,重重一叹。
“先别泄气,总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