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镇武话音刚落,蔡鞗连忙示意其他四人松手,此时响起一阵轻缓的钟声:
“走,方同侪,朝食时间到。”
蔡鞗顺势拉起方闲,正要往斋门口走去,但方闲还有一心事未了,前后左右张望,终于在人群的大外围处看到了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胖胖圆圆脸。
他那个兴奋哦!直接边招手边喊到:
“陆宇贾(路于甲),陆同侪,来,一起啊!”
陆宇贾那个受宠若惊的表情哦,立马喜笑颜开,笑得直接看不见眼睛了,立马窜进了内圈,站到了方闲面前。
“走,我们一起,大家一起!”
于是方闲左手拉着蔡鞗,右手抓紧陆宇贾,一起走出了斋门,一众同侪随之依次鱼贯而出,一路嬉笑怒骂朝食堂而去…
北宋太学院很大,有110斋的太学生3200名,据说食堂就有四个。当前的看起来很壮观,但方闲只走到了门口,许是凌晨起的早,此时有点不合时宜的内急。
他只能先告辞,让他们先进去,自己着急忙慌的去解决个人问题,远远的还听见蔡鞗的大声提醒:
“记得是在东一区。”
许是细爻私下让他关照一下自家衙内,源于落水苏醒后,很多前尘往事记不太清了。蔡东阁很是仗义,义不容辞。
只是其他人大为不解,这种小事还用如此费周章吗?连跑的不见人影的方闲也是很不耐烦:
“知道了,知道了。”
等他一身轻松的赶回来时,顿时傻眼了:
这食堂也太大了?如果太学院师生有4000来人,里面至少来了三分之一。
他突然也明白刚刚蔡鞗为什么会特意提醒‘是在东一区。’
但他目之所及到处都是人,哪里还分得清东南西北呀?于是随手拉住一个同侪,刚要发问,他却像见到鬼一般的恐惧,快速转身逃离?
这是何解?方闲最想知道答案!
于是拉住了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同侪,居然和第一个同侪相似的表情和动作,以至于他都怀疑人生,直到下决心求人不如求己。
哪家餐馆好?
人多的地儿大致差不了!
那上舍同侪就餐地呢?
人少环境好,八九不离十了。
果然,在他右手前方三十步处的东面,貌似站立了几个有点眼熟的上舍第一斋的同侪,于是大跨步走去。
还有十步远时,就听到了几句零星的怒骂声:
“有脸坐,也配喝西夏羊汤?”
食堂东南方位置最佳,秋日朝阳照射下吃着早餐,很是朝气蓬勃的样子。
上舍200人的就餐区就位于此,正中就是第一斋的东一区,两边正太分布第二——第九斋。
此时第一斋的二十张座椅已坐满了十九张,但第一斋还有九人是站立着的?站在第一斋坐着的十人之后。
四周几桌空荡荡,人都已被吓走。
形势很明朗:第一斋被人踩线了!
奇怪的是,被骂的好像就是第一斋站立的同侪,其中就有圆胖脸的陆宇贾?
更奇怪的是,踩线并骂人的有九人,坐在了对面一排,只看到他们的背影。
方闲扮猪吃老虎,换好墨镜戴上面纱走过来时,那个骂的最凶的人还没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