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圣门的书籍、古玩、字画等交易应有尽有,是公认冠绝大宋东京城的,一如清末民国初时巅峰期的北京潘家园。
相同的是真品多、极品多,只要你眼力好、慧眼识珠,就大概率能淘到好货,甚至以小博大、捡漏得宝。
不同的是,此时是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满目所见的是人声鼎沸,大大方方的交易,而不是潘家园鬼市‘三更开市、天亮收摊’的隐隐晦晦、神神秘秘……
而那敲锣处位于正南一隅,巧妙的布置成一个拍卖现场,好巧不巧的是那现场张罗主事的竟是之前贾掌柜身边的伙计。
伙计伙计,靠的正是嘴巧、机灵、有眼力价,一眼就看到了长腿阔步而至的方衙内,虽然依旧戴着面巾,快速迎了上去。
他可是亲眼目睹方衙内的一系列神奇操作,他对方衙内的崇拜可真的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犹如黄河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简直就是他心目中不可亵渎的神明。
于是亲自安排了最正中的两个位置,十分热情的招呼方衙内和细爻入座,周围人虽有愠色,但敌我不明,只能被动接受。
当其它空位也陆陆续续坐满了闻声而来的竞拍人,招呼声此起彼伏,约莫一盏茶时间后,又听见一阵三声锣,那伙计清了清嗓子,预示着好戏正式开场了:
“各位贵客,拍卖正式开始!”
好家伙,真的是一专多能,他还能兼职拍卖师,不禁让方衙内高看了一眼。
方衙内此时好奇心作祟,无心乱入,却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贵宾待遇,心情大好,也就随遇而安的投入到后续竞拍中。
他当然深知前方水深,既来之则安之,所以他也很懂如何做托,故作积极参与报价、活跃现场,关键时刻就打退堂鼓,将整体氛围烘托到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连那个充当拍卖师的当铺伙计,暗中都对方衙内佩服之至,他从业多年,见识过不少人,难能如今日这样开眼了两次!
一次在当铺,方衙内店铺御赐牌匾和金钵,另一次就是现在的拍卖现场。
他只是很不理解的是:方衙内此时已然怀揣十万贯巨资,现场这么多好物件,为何只重在参与,而从不竞拍到手呢?
方衙内:
偶委屈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