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文弱的方闲珠玉在前,都能脱胎换骨,战斗力爆棚,他们有什么不理由不紧随其后,一往无前!
“德背小分队何在?”
随着方闲的一声大喝,立马就有十来个太学生飞奔到台前,其他人大为不解,不明白意欲何为?
只是大概认得出这些人就是那天步兵对骑兵比试中被方闲挑选出来组队第二行500名同侪们中的一份子。
他们迎面方闲,背对同侪,退掉上身的褐色旋袄 ,整齐的列阵而立,并没有说一句话,宛若一堵墙,闪着冷光。
“呦……”的一声齐天吼后,竟然虎虎生威地舞拳,一套八极拳使下来犹如猛虎下山,场面顿时尘土飞扬、气势如虹。
而所有在场观看的同侪们更是在震惊不已中都看到了他们古铜色的后背,肌肉隆起中隐约可见一个‘德’字,渗透出摄人心魄的寒意!
“啊,是德背!”
……
他们不禁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惊叹之声,他们想不到今生能有幸见到现实中的德背?见到的会如此之快!
‘那仁胸和才肩呢?’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哪怕大宋的太学生也会得陇望蜀,虽然德背已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
方闲笑而不语,‘德背已开,仁胸和才肩还会远吗?’
自从那天对阵后,对这一帮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的同侪们,方闲不自觉心生怜惜,特意送给15名表现优异者每人三份礼:
开德背、点拨《抡语》和八极拳谱。
故才有今日之成果!
短短一天两晚?还是比试的最后一天,难不成两个晚上都在通宵达旦的练习?
他们真的很博学、聪慧,肯下苦功!
少年强则国强;太学生强则大宋难亡!
方闲想猛夸自己真有眼光,还有种莫名的慰籍,如今只是十来号人的抛砖引玉之举,那如果三千多太学生都来呢?
再如果大宋举国上下的青少年呢?
“方同侪,我们也要?”
只要是个热血沸腾的男儿,没有人不喜欢自己文武全才,毕竟事实摆在眼前,事实也胜于雄辩,没有哪个太学生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