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第二场比试:对阵。
大宋的步兵vs辽国的骑兵,想想都不可能赢,在正式的战场上,大宋都是败多胜少,何况在这种太学院的友谊赛呢?
谁叫大宋的主力是步兵,辽国的主力是骑兵呢?所以延续下来比试的内容:大宋步兵对阵辽国骑兵。
辽国的骑兵如果能继续突破大宋的步兵方阵,辽国就可以继续军事威慑,持续获得稳定的岁币收入,甚至无故找茬增加!
而大宋步兵阵营一旦可以迎刃破解辽国骑兵的冲击,哪怕是能保持阵型不乱,或是僵持的胶着状态,不用主动反攻都可以算的是大宋步兵方阵的胜利。
可遗憾的是,自大宋开国以来的一百五十多年里,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本来大宋上下都不抱任何一点希望的,谁叫方闲横空出世、脱颖而出了呢?
于是他们忽然燃起了一点对胜利的渴望之情,但也只是一点点,因为他们发现快速突击中的辽国骑兵方阵压根就没有能让方闲踢裆偷桃的机会?
骑兵是骑在马上,裆部与马鞍磨合紧密,天然被保护的很严实,怎么去踢?
腾空而起吗?
你当疾速狂奔的战马是菜鸡吗?
不管是披甲兵卒,还是普通人,被骑兵千军万马践踏过去也只有粉身碎骨。
虽然很多大宋同侪坚持认为方闲不再是曾经的那个普通太学生,但这个风险确实太大,万万不会以身涉险!
那句老话:北方游牧民族擅长骑射,能征惯战的铁骑兵团基本横行无忌。
即便来比试的只是辽国太学院,但对于大宋太学生来说,也是噩梦般存在。
如何破局,大宋的同侪们连想都不敢想?
还是在大宋禁军的北郊军营, 两方军旗招展,此时已是战鼓喧天,双方相距千米,均已列阵完成。
方闲象征性一马当先立于大宋方阵前,骑的是一匹黑马,一袭白袍,外套软体防弹衣,头戴全脸防弹头盔,倒也不是很突兀,毕竟北宋中期的狄青将军对阵辽和西夏时,有戴金缕鬼脸面具的先例。
没错,方闲惜命,有命才有一切,当然要用现代高科技单兵作战防护装备。
他虽然有点头重脚轻、晃晃悠悠的,但心是平和的,面容镇定自若,完全没有方阵中大宋大多数同侪们的那种恐惧之色!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自愿参加的,而是被匡祭酒用学业、毕业和仕途等威胁被迫参与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平民之后,只有平民才会被各种威胁,而官宦权贵子弟,他们往往不会轻易以身涉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