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因为年龄大些?方衙内刚刚一时情急,此时出言,是有后话要说。
他应该受《水浒传》和《梦华录》影响比较大,印象中对年轻女孩的称呼,一直以为无外乎娘子和小娘子。
“娘子?衙内叫我什么?”
琴操操满是惊愕,这称呼已是多年前的过往云烟,不料今日仍有人提及,很多尘封已久的往事又被开启,内心无限感慨。
老谋深算如郝掌柜也很疑惑,只是不知方衙内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便说不便问,只安安静静当个听众就合格了。
‘难不成不愿叫大?’方衙内心思变细腻,瞧她不过二十岁的样子,迅速改口:
“小娘子,对,对,小娘子哈。”
“小娘子?”
琴操操自顾自嘀咕了好几句,神态表情与此前无两样,依旧是满满的不信。
郝掌柜:俺也一样!
“姑娘?姑奶奶也行,总之,我其实从内心是很尊重你的?”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琴瞒瞒不管什么原因沦落风尘,至少也是受大宋律法的保护,应该得到尊重。
方衙内此言一出,琴操操瞬间泪流满面,表情悲戚,眼神哀怨,一时间搞得他有些犯糊涂了?
到底怎么样?说出来嘛!
实话说,他此时的确也没当她特殊行业里的青楼歌妓一般看待,毕竟她的谈吐,容颜,以及言语举止间透露出的风骨,让他不自觉地有种佩服之意。
她虽深陷风尘,却不甘堕落沉沦,仍然保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气节,大为不易。
各种书籍和影视剧中,烟花柳巷的青楼中,也有不少有气节的女人。远的不说,晚清的赛金花、民国初期的小凤仙等,都是得到了国人的肯定。
所以,方闲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下定论。她与寻常良家娘子,官宦千金,在他眼里并无二致。不是他虚伪装清高,而是身临其境,他所感所想,想说如此而已。
至于称呼,估计是方闲选择性主动遗忘了:浪子燕青见李师师的称呼却是“姐姐”或“行首”?很明显的!
琴操操突然行跪拜大礼,一拜再拜而三……吓得方衙内当场怔愣住了。
拜堂吗?
早了些!
草率了?
简陋了些?
谁知没过多久,他就明白了此时的素未谋面的她为何会突然行此大礼?
感恩再遇,感恩相惜。
“停停?别拜了。”宝宝还小,不到谈婚论嫁时。方衙内立马出声制止,第一时间转移话题发出了灵魂拷问:
“你的名怎么能叫操操呢?”
虽然他是很喜欢‘一句我艹走天下’,但让他当面叫一个女人‘操操’,总归是难以启齿的。
众人不解,唯有琴操操顺势接话:
“还请方衙内赐名?”
这琴操操不问缘由,直接求名,看来也是个聪慧之人。再用‘赐名?’这顶帽子够高,方闲很受用:
“琴瞒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