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局:应景赋诗!”
范明权说完后就走到台下入座,却惊得台上的耶折千连忙抬头,吓得方闲复归清醒,还不忘警戒自己:
‘呵,我这怎么了?都说智者不入爱河,何况还是同性?这性取向问题,真的是大了去,决不能糊涂!’
所谓应景赋诗?
就是远望近看四周景物风情,借景抒情,以诗词言志,此时中秋刚过,秋意正浓,也是引发诗意的好时节。
金秋八月,眼前菊花正盛
耶折千提笔写的是——《黄菊赋》:
『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
至今襟袖有余香,冷落秋风吹不去。』
“妙、妙!”
借菊明志,确实霸气外露!
金秋八月,远处方塘荷叶几近枯萎,岸上亭阁两边,桂花香飘满苑。
方闲思前想后,默写的是元好问《人生理想骤雨打新荷》,稍微修改为《人生理想骤雨打残荷》: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金桂初绽,朵朵簇香罗……。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残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好词,好词!好个生活情趣!”
耶折千能感受词中方闲的意气风发、肆意洒脱,还有失意和深深的苦闷。
只是没人知道这就是他穿越而来的真实写照,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
两人写完,范明权当众朗声阅读,并安排人手抄写、传阅开来,时不时从场下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
“第二局:怀古!”
耶折千思索片刻,写下的是:
『宫中只数赵家妆 ,败雨残云误汉王 。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 』
方闲沉吟良久,最后复制了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两首词各有千秋,耶折千从历史上知名的汉宫皇后赵飞燕入笔,抒发出红颜祸水的无奈和无辜……
可惜的是,男权主宰的封建社会,少有人去真正关心这些背锅侠女人的苦楚。
方闲的借用,依稀表达出‘我不在乎大国的崛起,我只在乎小民的尊严’类似的情绪,毕竟王朝兴衰、君王更替,最受苦的还是广大平民百姓。
遗憾的很,台上台下多是士大夫阶层,多以不恤国事,寄望他们能深切体恤民情犹如镜中花水里月,百姓苦难依旧。
“第三局:征伐。”
耶折千: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
灵怪大千俱破胆,那叫猛虎不投降。』
方闲用伟Ren的:
『钟山…,
……过大江。
……
不可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