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靖环视周边,清着嗓子平和地开口。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眼下正值秋收,请各位里长督促村民务必做到颗粒归仓。”
宋桥也在适时搭话,“殿下放心,宋家村保证做到,新粮也会在第一时间送到王府。”
他的话刚说完,其他里长也纷纷搭话。
“赵家村也是!!”
“齐家村......”
“乔家村......”
......
十几个村子的里长争相发话,暗中在较劲。
帝靖见状,也是无奈。
因为他在宋家村建了造纸工坊让宋家村村民腰包鼓起来的缘故,同为王府食邑的其他村子没少向宋桥打听帝靖会不会在他们村子建工坊。
“黄桑,按照国法,藩王食邑农户需上交多少物产来着?”帝靖开口问道,里长们也消停下来,看向了他。
黄桑笑道:“回殿下,按照国法,关内藩王食邑需上缴物产的三成,除此之外还要向地方上缴四成,塞王和边塞地方官府则要多收半成。”
帝靖黑脸,“那边疆的百姓岂不是要比关内的多收一成,这是什么道理。边关本来就苦,天灾人祸比关内频繁,缴的税还比关内的多,这是那个傻缺制定的。”
“这......”
黄桑不敢接话,讷讷不语。
帝靖一旁的赵坷则是说道:“殿下,臣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天佑十年陛下下旨加的,本意是让地方有余粮应对战事。”
黄桑诧异地看向赵坷,这是能说的吗?这人是真傻还是装傻,什么都敢说。
宋桥等一众里长加村民就不敢接话了。
帝靖倒是没那么小心眼,大商的税制本来就很乱,这税那税的类目极多,本身就不合理。
“宋里长,今年你们上半年没有收成,下半年缴了税所剩能养活你们一大家子吗?”
帝靖看向宋桥问了一句,他今日本来也就是为了这个事情而来。
宋桥迟疑了一下,还是如实地说道:“还没成为殿下食邑前,附近的村民都靠上一年留下来的粮食过活,再加上今年雨水充沛,山里也不缺吃的,倒也饿不着。”
“那要是山里也没吃的呢?”帝靖皱眉追问。
宋桥顿了顿,脸上露出苦涩,“吃树皮观音土,等挨过一阵子就好了。”
帝靖无奈地叹息一口气,思索了许久。
见他不说话,周围的人都紧张起来。
良久,帝靖长舒一口气,对宋桥等人郑重地说道:“麻烦诸位里长回去告知村民,今年粮税王府收只一成。”
他的话音刚落,便传来了宋家村村民的欢呼声。
黄桑脸上露出急色,连忙在身边说道:“殿下三思,食邑供养藩王乃是国法,殿下若贸然改变,恐惹朝堂非议。”
就连成熟稳重的冯保也跟在开口,“殿下,王府上下加起来也有将近八百人,日常消耗不小,若减少进项,将会变得艰难。”
帝靖大怒,怒斥二人,“孤的王府不是百姓的吸血虫,你二人莫要在说,此事孤心意已决。”
各村里长和村民见帝靖为了他们怒刚朝廷,感动得高呼。
“殿下仁慈。”
黄桑和冯保二人对视一眼,都感到十分无奈。
“好了!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