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村。
临近午时,村口的老槐树下聚拢了七八十个村民,三五成群地坐在地上聊天。
“能有什么重要的事,我看他就是想多收我们的税!”
“今年年初错过了春耕,黍米这才种下去两个多月,哪里来的钱粮缴税。”
“缴就缴吧,大不了挖点野菜吃,等秋收就行。”
老宋头和孙子坐在人群中,静静地听着周边亲戚的抱怨。
宋家村是上等村,不仅有条河贯穿村子,还有大片竹林,没有粮食的时候,大家都会在春季和冬季存储笋子当饭吃。
就在宋家村上下焦躁不安的时候。
帝靖带着帝俊和赵河赵坷两兄弟坐着马车来到了村口。
坐在树荫下石头上的宋桥见状连忙起身。
所有村民也都紧张地起来,跟在宋桥背后。
“草民叩见大王。”
宋桥跪地相迎,其他村民也都有样学样,跪在地上高呼。
虽然对帝靖心有不满,但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还是让他们不由自主的顺从。
帝靖连忙上前去把宋桥扶了起来。
“宋里长这是折煞我了,快起快起。”
不管是真是假,宋桥听见这句话还是十分激动地在帝靖的搀扶下起身。
“大王,宋家村的男人大部分都在这里了。”
帝靖扫视着缓缓起身的村民,看见宋老和他孙子,笑着对二人点头。
宋老和他孙子顿时受宠若惊,心脏在快速跳动。
“宋里长,我今日来是想告知大家,我要在村子里建一座造纸工坊,工坊包中午一顿饭食,工钱日结,每天三钱。
除此之外,工坊需建在水边,占地不小,麻烦宋里长帮忙选址,用到的耕地我按一百贯一亩地购买。”
此言一出,宋家村的人便纷纷议论起来。
“天呐,一百贯一亩?”
“这给得也太多了,隔壁村的富户胡家买地一亩地也用不到一贯钱。”
“一百贯,老子我一辈子都挣不了这么多!”
“大方,大王太大方了。”
帝靖身边的帝俊耳朵就像信号接收器一样不断地接收着周围的讯息。
宋桥这时才知道沈清源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塞北王这是给他们村送温暖来了啊!
“土地好说,就是不知道大王要什么时候开工。”
“越快越好!今天麻烦宋里长先选好址,村民要做的先在你这里报名,明日开工。”
宋桥点头,“没问题,我先带大王在附近转转。”
帝靖答应,跟着宋桥在附近转转。
最终帝靖选了一处水流比较湍急有高低落差的平地。
“此处是谁家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