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真如此说?”顾修延蹙眉,清俊的姿容如仙如玉。
“是。”郭颂俯身道。“此事事关重大,微臣不敢擅自做主,故而来求殿下赏个主意。秦姑娘说,如今我大厉的慈幼局已有不少,其实算是够用。若是再出资去捐,只怕是没什么大用。但是,我大厉如今没有那些专门收留孤寡老人的居所。所以她希望把自己的一万两都捐到禹州,先设七处收留孤寡老人之所。”
“这……”顾修延从来没想过。
“大人若是觉得此举不妥,微臣马上打发了秦姑娘。”郭颂继续道。
顾修延侧头,恰好看见白管事,便想起了那日白管事所递上来的有关秦瑾瑶身世的文函。她从小与外祖母一起长大,外祖母缺衣少穿,最可怜的时候甚至为了她去菜市口捡拾烂菜叶。
也怪不得她会想到收留孤寡老人。
白管事此刻也颔首道:“是啊,如今虽说大厉国富民qiáng,但依然有不少无儿无女或者身患残疾的老人。这些老人大半没什么存银,又没有力气赚钱,只能颠沛流离,沿街乞讨过日子。光说咱们王府前面那条街,我就见过三四个饿死街头的老人了。”
顾修延拿笔轻轻拂了拂桌上养眼的菖蒲,随即点头道:“这的确是好事,从前没做,是咱们的疏忽。郭颂,这件事你亲自去做,既然办了,就办得漂亮些。”
“是,微臣遵命。那这居所的名字可按照秦姑娘所说的起?”
“什么?”
“秦姑娘说,想取名养济院。”
“好名字。”白管事在旁边连连点头赞叹道。顾修延便不再开口。
七处养济院,很快开始动工。原本按照惯例,要在养济院的门口上写上捐款人的名字,但秦瑾瑶执意恳请郭大人保密,郭颂只好应允。
但听说顾修延不满,说不能让百姓忘恩。于是郭颂又去找秦瑾瑶商议,最后秦瑾瑶才答应在匾额后头加上染墨坊捐四个小字。
她不想让外头知道这事是自己所为,索性推给染墨坊。虽说若是官府不难查出染墨坊的主子是自己,但按照大厉的制度,即便知晓,官府也无权透露给旁人。
郭颂更是机灵,知道秦瑾瑶不愿让旁人知道这事,便亲自去与秦怀德说,是说看两个瑶聪明,所以夫子破格向摄政王求了情,这才把曼瑶要去。如此一说,秦怀德脸上有光,哪还有不肯的道理。当然,为了不给明德馆添麻烦,郭颂还叮嘱秦怀德万万不要声张。